-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跟单交易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跟单交易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热门话题
最近因为全世界物价还是很高,所以从欧美到澳洲,各国还是在纷纷加息,试图控制物价的涨幅。但是物价看上去没怎么便宜,但是大部分人的可支配收入却因为房贷的增加而大幅减少了。从表面上来看,美国加息最多,那理论上房贷人群是不是应该最痛苦?并不是。虽然新增的购房者会因为最近利息上涨而支付很多,但是大部分在2022年之前购入房产的美国家庭很多都使用长期固定利率房贷。
与澳洲或欧洲很多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给购房者提供最高长达30年的固定贷款利率。从下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你现在去申请30年,贷款利息已经是6.5%了。但是这是在美元加息之后。毫无疑问,在2022年之前的申请人都会以当时差不多2.5%的利息锁定30年。所以,美元加息对于大部分美国已经在还贷款的家庭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们每月的还款额并没有改变,因此手里可以用的钱还是一样多。
但是美国那边没有影响,不代表澳洲也一样。澳洲通常可以锁定的固定利息时间最长也只有5年,而且大部分澳洲房贷用户都使用的是固定利息还贷。这就导致了当澳洲连续加息9次之后,大部分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从西太银行3天之前给出的预测来看,似乎最坏的时候就要过去了。
根据上面这个图片的数据,西太银行预测在2023年的3,4,5连续三个月澳洲央行都会继续加息。但是从今年6月开始,加息就会停止。并且从2024年3月开始,为了帮助经济恢复,还会开始降息,而且不止一次,根据西太的预测,澳洲央行在2024和2025将会累计降息7次,把利息重新降回到2.35%。换句话说,按照西太的说法,最坏的时候到今年5月就结束了。
但是,从美国市场方面传来的预测似乎并没有这么理想。由于美国的通胀数据是好是坏,使得美联储多次强调,将会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通胀完全压下去,如果压不下去,就不会停止。这也使得原本在12月大家已经觉得物价差不多到头之后,2月又开始觉得这事还没完了。根据目前美国某些基金和银行的最坏预测,美联储甚至有可能会一路把美元加到6%,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美元4.5-4.75%的利息来说,还有可能会加1.5%的空间。
如果澳洲和美国一样,那澳洲再加1.5%,可就朝着5%去了。如果澳洲保守点,跟随美国按照75%的比例,也会加息1.15%左右。这也会把加息时间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别看只是多了0.5%,但是实际上对于民众消费力的恢复以及房价的打压可不是这小小的0.5%。
所以,澳洲这里给出的预测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最差的时候快要过去了。但是美国那里的预测则要把最坏时间还要延长4-6个月。但是不论如何,咱们既然都已经享受了2022-2021年两年的超低利息时代,那难得吃吃忆苦思甜饭,我觉得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告诉大家,世道有轮回,好日子不可能一直都是。
那问题来了,有朋友可能会纳闷,为什么一直以来,澳洲的官方利息和美国都有大约1%的差距呢,为什么澳洲不和美国一样,从一开始就多加一点,这样说不定就可以把通货膨胀控制住,不用像现在一样感觉永远都不确定什么时候物价会回落呢?
这个问题得去问我们澳洲央行的罗大行长。大哥在2021年还信誓旦旦说澳洲到2024年之前都不会加息,结果现在就被国会拷问,还有可能无法连任了。虽然我们知道不是他故意这样的,但是也说明,一开始把话说得太满,一旦翻车,就容易翻大车。因为行长也知道自己一开始说话太满,所以最后不得不加息的时候,也不能上来就狠狠的抽自己的脸,和美国一样直接从加0.75%起步。因此为了维护颜面,澳洲央行不得不从保守的0.25%开始加,不行,再来点,再不行,再来点。这样就导致面子也丢了,物价还压不下去。
当然,我们现在也是马后炮说话。澳洲加不加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央行董事会大家集体投票决定的。当然,其他委员并没有公开把话说这么满。
除了大家猜测的面子因素外,其实澳洲经济的实际情况也好于了欧美。由于澳洲有矿业,旅游教育和移民人口等多个控制阀门来帮助调节,因此其在面临经济不好的时候的调节空间会比没有矿的,不能移民的欧美国家好得多。也正是因为澳洲实际情况没有美国当时的严重,所以澳洲每次加息也会比美国用药要少点。
最后说一个好消息,根据澳洲多个经济学家的分析和综合判断,澳洲今年经济进入衰退的概率小于10%。那你觉得,澳洲今年会如何呢?欢迎和我们联系,说说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
Next Article
麦格理银行是一家好银行吗
热门话题 人人都知道澳洲有四大银行,但是第五大的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Group Limited,ASX:MQG)却常常不被大众熟知。虽然其市值和澳洲联邦银行的1673亿有一大半的差距,却已经和其他三家基本等同了,一度甚至排名第二。它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大...
March 2, 2023Read More >Previous Article
Apple无创血糖检测重大突破,有望打开另一增长曲线
热门话题 苹果公司的重大突破。许多投资者比较关注美国五大科技公司,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的�...
February 28, 2023Read More >News and Analysis
Join our mailing list to receive market news and monthly newsletters, delivered directly to our inbox.
- 差价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