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收入10年最高,为何股价却暴跌7%?

19 August 2021 By GO Markets

Share

热门话题

说到矿产公司,大家相信都有所耳闻,在过去1年中,除了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大宗商品曾经一度暴跌以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不论是铁矿石,铜,石油还是其他有色金属的价格都在上涨。这背后除了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之后大规模的基建救经济以外,也离不开欧美国家大规模的印钱和量化宽松政策。

过去的12个月从最低到最高,铁矿石价格上涨了2.5倍,石油价格更是上涨超过10倍,其他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幅也都在100%以上。因此毫无疑问,对于澳洲大部分矿业公司来说,他们的财报都将非常亮眼。

在本周三,澳洲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企业必和必拓BHP发布了其上一年度的财报。数据显示,过去的12个月,必和必拓的总收入上涨了80%,达到了惊人的250亿美元。扣除成本之后的盈利涨幅也接近80%,达到170亿美元。这也是必和必拓在过去10年中赚钱最多的一年。为此它将会发行大量的股息回馈股东。

这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是必和必拓的股价在财报发布之后就暴跌7%。那为何这么好的盈利数据还会导致这么大的下跌呢?这就要看它在公布财报的同时发布了出售其石油和能源业务,并将会和澳洲最大的天然气公司Woodside(WPL)联合成立一个独立的能源企业。市场和投资者很不开心,大量卖出了必和必拓的股票,加上这几天铁矿石价格连续下降,使得必和必拓的股价在周三开盘就暴跌了7%。

那既然这石油业务过去12个月这么赚钱,为什么必和必拓要剥离出来卖掉呢?咱们不妨打个比喻,如果你在澳洲经营一个餐馆,经过几年时间,现在每个月固定客户和现金流水都已经非常不错。但是你看到了未来澳洲的移民政策会收紧,或者未来2年内边境不会开放。那这时你会怎么做?是继续经营餐馆,即使收入降低或者是不是要封城一下?还是乘着目前盈利最好的时候卖个好价钱赶紧出手,可以找下一个生意?

虽然我不知道必和必拓的CEO的真实想法,但是从他们过去1年的种种行为来看,必和必拓正在逐步减少并有可能放弃传统能源业务,也就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进而转型向新能源以及电动车电池所需要的矿产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必和必拓认为石油天然气未来的潜能,已经过了高峰了。

如果大家读了我之前的报告,应该知道,随着美国页岩油的发展,以及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未来在民用等级上,对于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将会逐渐下降。并且之前欧佩克对于国际石油控制权的影响力也将会大打折扣。而且根据目前美国探明的页岩油储量,足够人类使用200年。也就是说,之前一直被世界宣传的石油即将枯竭的理论,目前已经没有用了。石油远远没有枯竭,并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其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供应也不会被中东卡脖子,因此这门生意也许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对于必和必拓来说,目前公司里有超过120亿美元的现金,这么多钱,肯定不能躺着吃利息。像苹果公司一样,必和必拓拿着这么多现金,就是摆明了要准备三种情况:

1.      加强自己剩余核心业务,铜和铁的实力。

2.      什么时候有哪个竞争对手扛不住了可以乘势收购。

3.      腾出手来进军新能源及其相关矿产。

在疫情目前依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今天。美国的万亿基建计划已经得到批准,即将全面开工,之后欧洲和亚洲国家也将会为了拉动经济和就业大搞基建。这对于澳洲的矿产企业来说,未来3-5年内吃饱肯定没问题。但要吃得好,甚至吃的精,那就要看其在下一阶段新能源上的布局是否还能像之前30年一样获得垄断地位了。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