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A2乳业传闻被收购,美股屡创新高油价却迟迟不动

17 August 2021 By GO Markets

Share

热门话题

关心澳洲股市新闻的朋友应该知道,本周一新西兰著名的奶制品公司,A2乳业被传闻有可能被瑞士的雀巢收购,引发了A2股价巨大的上涨,盘中一度上涨高达14%。但是目前这个收购的新闻依然没有得到双方官方的证实,也并没有给出收购的估价,但是这已经不是A2第一次传出可能被收购的新闻了。

其实不仅仅是A2。澳洲和新西兰几个出名的奶制品公司在过去5年都曾经或者已经被海外资本收购。比如澳洲的德运牛奶,贝拉美,Bubs这几家都已经被加拿大中国或其他海外资本收购。而新西兰的爱他美和A2也曾经数次传出中资有意收购,但都因为价格原因谈不拢。

但是自从去年的疫情以来,留学生和短期工作以及旅游签证来澳洲的人数急剧下降,这也导致了过去严重依靠代购渠道的A2深受打击。加上中澳关系在过去一年也非常不好,因此中国国内的众多线上和线下电商都减少,或者干脆了完全不进口澳洲的乳制品,因此在代购和渠道商双重打击下,A2的股价也从高峰时期的20澳元下跌到最低时的仅仅5澳元,跌幅高达了75%。但是毕竟A2的品牌属于澳洲和新西兰乳制品中的顶级品牌。远远比家庭作坊出身的贝拉美,或者bubs要正规和出名。因此一旦其股价过低,很容易就会被国际资本盯上。

大家想啊,疫情之后是不是利息很低?是不是我们每个人有能力贷款的都想多买点房或股票?那个人是这么想,公司自然也会。而且个人也许只能借100万,但是作为国际大公司,在如此低利息,低成本的资金面前,要是不好好利用,去买几个好的资产,真对不起自己股东。所以咱们看到了,过去1年在欧美各国巨大的资金发行量面前,各国的龙头企业都很能折腾,到处买这买那。A2过去半年的股价这么低,被盯上想收购那就是个时间,和钱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既然这代购和渠道都不好做,还有国际资本要买A2呢?它们看重的,就是中国目前努力推广的三胎政策,以及改变人口结构,加快生育率做出的努力。虽然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目前不敢马上生,但是作为快速向老龄化转变的中国,急迫的需要新鲜血液,年轻人口。因此鼓励多生将会是未来的基本国策。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奶粉的刚需也将利好于国际乳业公司。而对于像雀巢这样的公司来说,一它总部在瑞士,不是英美等和中国关系紧张的国家,二来它钱多,完全可以买了等1,2年,如果澳洲开放国境了,游客学生进来了,这代购又能重新火起来。所以如果在A2当时5澳元的价格收购,简直就是白捡。如果现在的价格,虽然回到了7澳元,但是依然对于曾经的20澳元价格来说,也是打了3折的超级优惠价。

再来说说石油。

我们知道过去一个月,美股几乎每周都在上涨创新高。虽然美国疫情还没好,而且人数不断在上涨,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股市。美国,欧洲,澳洲,上涨就没停过。

但是为什么,对比股票地产来说,这石油过去一个月就一直在跌呢?

简单来说有四点原因:

1.变种病毒席卷全球,使得各国对于未来因为再度封城而减少汽油柴油使用量而担忧。2.中国开始减少石油进口,也因为部分城市的疫情控制导致私家车对于汽油的需求降低。

3.美国页岩油公司大量重新注册开始工作,恢复到了几年前沙特发动油价控制权战争之前的规模。

4.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市场对于长期私人汽油柴油需求的担忧。

我们知道至今为止,石油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对于所有国家和社会的出行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但是因为疫情,也因为欧美电动车的快速普及,部分国家(包括中国)的最终目标就是减少(但是不完全取代)对于石油的需求量,通过增加新能源,核能或其他能源形式来取代这个中间的空缺。因为如果所有的能源都来自于石油,那也意味着国家的经济以及出行都被别人卡住了脖子。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页岩油的重新恢复,国际市场上石油的供应量重新再次大幅上涨。换句话说,如果按照目前光是美国探明的储量,人类至少还可以用200年。因此对于石油枯竭的担忧也被大幅削弱。

总结来说,我个人觉得,石油的价值无容置疑肯定有,但是你要说油价和股市一样不断创新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那什么价格油价属于便宜呢?咱们都知道美国页岩油成本在30-35,在我看来任何时候只要低于35,甚至于低于40以下,长期来说都可以认为基本属于闭着眼睛买。

图形分析 

美国石油:虽然刚才说到油价过去一个月下跌了15%,但是过去一年,从最低到最高,美国石油上涨了超过10倍。5美元的价格肯定是没戏了大家也不用想了。目前来看,美国油支持线在62附近。如果没有打破,出现反弹,那即便从62恢复到70,涨幅也有15%。大家可以不定期看一下。一半来说下跌了15%以上的产品,都值得关注其反弹。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