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copy 交易工具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copy 交易工具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热门话题
各位都知道,本周最大的新闻就是这瑞士第二大银行,成立于1856年的瑞士信贷被强行收购的新闻。这家成立于150年前的银行,逃过了1920年世界大萧条,逃过了一战二战,躲过了之后的各种危机,甚至挺过了2008年的动荡,但是最后依然在2023年被迫求助于瑞士监管当局,最终被以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强行被卖给了其瑞士最大的竞争对手,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今天我就用非常简单的话给大家说说为啥瑞信撑不下去了。
其实瑞信的问题并不是上个星期才发现的,我在几个月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和大家详细说明了瑞士信贷过去几年的连续失误。一连串的问题,最终让这个世界知名的投资银行最终倒在了2023年的3月。
大家都知道瑞士银行一直以来以保密,中立和安全所闻名于世。就算是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瑞士也以其中立国的地位保护了其储户的钱不受战争的影响。但是随着战后英镑制度被美元所取代,瑞士也最终放弃了其金融中立的态度,在过去十几年不得不服从于美国的压力,不但给出了美国公民在瑞士银行存款的数据,也在最近几年频繁参与了国际金融活动和金融制裁行动。而在瑞士,经过不断地兼并重组,目前世人所熟知的两个银行分别是:UBS瑞士银行和CS瑞士信贷。在2008年之前,两家银行都是立志于探索全业务的银行,也就是传统商业理财+投行业务一起发展。但是自从2008年的危机之后,老大UBS瑞银决定缩减其投行业务,重新回到100多年前瑞士银行的看家业务——财富管理。而老二瑞信,则依然专注于看上去风光无限的投行业务,希望未来把自己做成欧洲的高盛。于是两家瑞士银行在过去15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由于看不上传统传统财富管理靠管理费盈利的模式,瑞信坚持觉得,只有投行业务才能赚大钱,因此在2008年之后,全球开花,在美国和高盛摩根抢生意,去欧洲和英国法国的银行抢客户,靠着2008-2018年这10年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瑞信也成功成为了世界投行的第一梯队,也是我们当年毕业时梦想进入的企业。(可惜他们只要澳洲顶尖高校获得2级荣誉学士以上成绩的毕业生,我成绩不够)
但是在过去3,4年,一系列的事件,却让瑞信积累了百年以上的家业,在2023年走到了尽头。光是瑞信在Greensill基金暴雷事件和Archegos基金严重问题两件事情上的损失就接近100亿美元。
这按理说,瑞信2020年管理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损失100亿,还有99%啊?那怎么会挂呢?大家小时候还是否记得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
问:树上有5只小鸟,你如果打下来了1只,还剩下几只?
数学答案当然是4只。但是这题的答案却是0只,因为剩下的会全跑了。这也是瑞信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当连续两个基金出问题后,因为涉及虚假账户和洗钱,瑞信被美国和瑞士的监管机构罚的半死,亏钱不要紧,罚款问题也不大,关键是,如果涉及假帐户和洗钱,名声搞臭了。很多有钱人去瑞信,就是希望瑞信是安全可靠的。现在这么一搞,得,从此被美国和瑞士盯上了,做什么事都容易被查,那有钱人怎么还敢放钱?更多的机构也纷纷撤离。生怕因为瑞信而惹上监管的注意。
从2021年暴雷之后,瑞信的客户资金就开始大量外流,但是它靠家大业大撑到今年。但是在几周前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过去12个月瑞士信贷的资金外流情况并没有好转。并且负责审计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还给出了负面的审计报告,直接就等于告诉全世界,瑞士信贷的财报有很大问题。
如此一来,逼得CEO不得不出来讲话,并且承认内部风控出现问题,并告知2023年预计还会亏损。同时很快,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沙特银行宣布不会追加资金,也意味着大股东对瑞信失去信心。而这时美国多家小银行出现暴雷,直接导致瑞信的储户更加担心,原本摇摆不定的都走了。而美国的硅谷银行也成为了击垮瑞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对其信心尽失,挤兑加剧。
按理说,瑞士信贷上万亿的规模,不至于几百亿取款就无法承受。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上万亿的存款,大部分都已经被瑞信投资到世界各地的各种物业,商场,股票,基金,和企业中去。而其中大部分的资产,是无法短期马上变现的。因为没有一家银行会把钱留在银行里不投资出去,要不然怎么偿还储户的利息?只是不同的银行的赚钱方法不一样而已。
但是当瑞信面临每天几十上百亿的取款时,也无法承受,不得不求助于瑞士的金融监管机构。而瑞士当局也紧急批准了几百亿临时资金。但是消息出来后,依然无法减缓取款的速度,按照这个速度,瑞士当局给的几百亿美元也会在一周内消耗完。而一旦瑞信的客户无法取款,那瑞信这个品牌最后的信用就会完全丧失。
因此在上周末,瑞士金融监管局强行撮合了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的收购,在给出了巨大的政府担保,和免除了一大笔瑞信的债券之后,瑞银以30亿美元的抄底价格收购了瑞信。
而在这次的收购中,不但股东的利益遭受了90%的亏损,更夸张的是,瑞士监管机构直接帮瑞信违约了大量的公司债。我们都知道,就算是公司破产,正常的还钱顺序里也是债权人排在股东之前。但这次直接把一大笔瑞信发行的公司债给不承认,不兑付了,这种耍流氓的招式还是第一次看到。
后果就是,欧洲所有银行,包括HSBC,包括法国巴黎银行等最大的那些银行所发行的公司债在市场中都被大甩卖,价格暴跌。大家生怕再出问题时又耍赖不还债。这也导致欧洲银行的股价出现了暴跌。
说白了,我们都知道,银行和中国古代的钱庄本质上都需要靠信用来经营。因为别人存在银行的钱,是相信银行随时可以兑付。一旦失信,就无法融资了,没有本钱,银行怎么去放贷,怎么投资?
说到这里,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澳洲的银行是不是也会有问题呢?
答案是:99%不会。
因为澳洲的绝大部分银行属于基础商业银行,和硅谷银行和瑞信截然不同。后者做的的都是大生意,回报率高,风险高的业务。而澳洲的银行,则依然做的是赚取利息差,做做房贷车贷商业贷这类传统业务,风险低,回报也不高。但是相对安全稳定。
而就算是澳洲唯一的上市投行公司麦考理银行,其大部分的资产也投资在了澳洲和美国。而其主要的储户也绝不是什么国际大型基金或者数字货币平台这类随时可能会撤走的客户。更多的是澳洲本地的养老金和高净值客户。因此资金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那些看上去很风光的“国际性”银行。
总结?瑞信虽然没倒闭,但是已经被吃掉了。我本人非常希望这一波欧美银行的下跌可以帮助澳洲银行股价格压低一点,我已经准备好买入澳洲银行了,就等着风雨再大点。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
Next Article
原油交易形态改变 短线机会来了?
热门话题 上周美国WTI原油一周下跌13.55%,先是三连跌跌破70美元关键位置,这是自2021年11月原油首次盘中下破70美元关口。同时这也直接改变了自去年11月底原油在72至83美元横盘整理的格局,让许多本来想在震荡区间内短线操作的投资者措手不及。本周开局也是比...
March 23, 2023Read More >Previous Article
中文界ChatGPT——百度发布文心一言,把握投资机会
热门话题 百度正式发布人工智能产品文心一言。3月16日,百度在北京总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一�...
March 21, 2023Read More >News and Analysis
Join our mailing list to receive market news and monthly newsletters, delivered directly to our inbox.
- 差价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