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从英镑暴跌到35年最低价所想到的

17 October 2022 By Mike Huang

Share

热门话题

过去2周的国际金融市场新闻里,除了之前传出的瑞信可能要倒闭以外,另一条最近的超级热门话题就是英国“短命”的财政大臣,这位作为现在女首相曾经的亲密朋友和政治盟友,在不到2个月的任期内就被迫辞职,成为英国女首相之前野心勃勃,但是最终失败的减税计划的替罪羊。

作为澳洲目前的宗主国,也是几乎世界上距离澳洲最远的国家,英国一直以来都距离大部分澳洲朋友的生活很远。除了印象中的伦敦大桥,大本钟,白金汉宫,劳斯莱斯,女王等标志性的事物或人物之外,大家对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似乎并不了解。今天我们来给大家简单说说英国,这个曾经世界最强国家,世界最大领土国家,日不落帝国过去10年犯的错。

大家知道从二战结束以来,英国国际霸主的地位就正式被美国取代,之后又相继被日本和德国在经济上超越。如今虽然英国依然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是其国际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即便如此,伦敦依然是国际上仅次于纽约的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也是欧洲的金融中心。在英国退出欧盟之前,英镑也是独立于欧元长期在国际货币市场扮演着重要的位置。是世界7大货币之一。并曾经一度和美元汇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达到1:2以上的汇率,也就是一英镑可以兑换两美元。是世界上最值钱的流通货币,没有之一。

从2008年到今天2022年,短短14年之后,英镑和美元的汇率已经最低达到了1:1.05,几乎和美元一样,也就是整整贬值了50%以上。英镑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在今年初美元加息之前,过去10年英国的经济总体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2016年英国脱欧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英国的经济表现低于了欧盟中的德国和法国的发展速度,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英国国内就觉得,如果脱离了欧盟,英国可以发展得更好。因此在脱欧投票中,以52%对48%的微弱优势,选择了脱离欧盟自立门户。

然而英国脱欧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所有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英国离开欧盟经济圈,是弊大于利。于是在金融市场,英镑的价格直接从和美元1.5的汇率暴跌到了1.25附近,整整下跌接近20%。虽然在2020年底在美国世纪大印钱的影响下,英镑一度反弹到了和美元1:1.4的价格。但是自从美国在2022年初加息以后,英镑的价格就如同自由落体,短短半年,暴跌4000点。

而英国动荡的政治,也加剧了经济的滑坡:之前的金毛邋遢首相约翰逊被他们自己党内逼下台之后,之前的外交大臣成为了新一届的首相。但是,重点来了。这位希望成为撒切尔第二的女首相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了强劲的减税计划,希望通过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让英国成为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中的低税率国家,从而可以吸引世界的公司和富豪去英国投资。

这个想法是不错,但是有两点致命的问题:

1.降低税率,就会减少政府的收入。那收入减少,理论上就需要减少某些方面的政府开支来应对。可惜这位女首相为了不得罪选民,只提出减税,但是并没有说政府开支也会降低。

2.英国央行和全世界主要央行一样,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也就是逐步收紧货币政策。而这时英国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却完全相反,依然大举刺激。这种南辕北辙,相互矛盾的政策,让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忍不住出来指责。说英国的央行和政府在政策方向上应该统一,一致。

英国女首相的减税计划在上周新财政大臣上任后被正式取消。短短两个月,英镑暴跌,英国股市下跌,民意大幅降低之后,英国女首相选择打自己脸,放弃了减税计划。

虽然这样使得英镑在过去24小时里上涨了1%。但是从长期来看,美元加息速度,和英美经济之间的差距依然在不断拉大。所以英镑对于美元的贬值,从长期来看,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改变。也就是说,我认为在美元加息周期结束之前,美元对欧元,对英镑都会继续升值。

提醒大家一句,目前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是20年来的最低价。而英镑兑换美元的价格则是36年的最低价。日元其实也是几十年的低价。

毫无疑问,这样的局面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虽然也许欧元会有21年最低,22年… 英镑会出现37,38年新低。我想说的是,不论是20多年,还是30多年出现的现象,不太会每年都继续延续。

随着年不断的升高,我个人对于进场抄底欧元,日元和英镑越来越激动。但是我知道,美元加息周期没有结束,英国和欧洲最坏的时候(冬天)还没有过去,所以我会忍住,等待。等到欧洲春天来的时候,等到美元加息放慢,甚至停止的时候。那时,就是我们可以考虑20年,30年等一次的机会。

另一个思路下,如果大家和我一样,觉得美国还要加息,还没有结束,那结果会怎么样呢?科技指数还会跌,美元指数还会涨,欧洲的金融资产,不论是货币,还是股票指数,都会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受到巨大的下跌压力。对于我们可以做空的CFD产品来说,依然是春光明媚啊。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