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高通胀和高衰退风险下,如何应对市场下跌?

15 June 2022 By Austin Cheng

Share

热门话题

我们今天来聊聊如何处理市场的下跌风险。

上周美国5月份通胀数据再达到40年最高水平,面对消费者信心的恶化,无法控制的通胀和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人们担忧股市可能步入熊市和更大规模的下跌。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同样经历了难以忍受的高通胀,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加息周期,1999年6月开始,11个月间加息6次,共计1.75%。当时美股处于高位,大量的资金涌入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在2000年3月10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达到5000点的高位,一年的时间上涨超过一倍。加息周期,刺破了“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指数接连暴跌,之后两年被抹掉近5万亿美元的市值,大量公司被清盘。而这次在2022年美联储加息刚开始,纳指已经抹去了近8万亿美元的市值。

市场担忧如果加息的幅度比较大,会导致经济硬着陆。若加息幅度太猛太快,超高利率影响企业贷款意愿,新项目减少;也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抽贷、惜贷、断贷,经济发展会受到大的冲击引发衰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资产管理部门近期发布报告称,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大增,报告认为尽管美联储希望实现软着陆,但通胀压力几乎没有放缓,美联储还是面临着加快货币紧缩步伐的压力。再加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疫封控等复杂因素,“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7%,而3月份时的预期只有5%。投资者注意力正转向潜在的增长恐慌,甚至可能是彻底的衰退。甚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在上周四警告称,随着美联储提高利率抑制通胀,他不能保证经济软着陆。

表现在金融市场上就是股票下跌或相应资产的价格下跌,现如今的社会,不管是投资二级市场还是购买养老金等低风险的产品,大家都离不开金融资产的回报表现。

那我们投资人该如何应对下跌的风险呢?Austin有如下四个建议:

一、购买看跌期权或做空。

看跌期权既能从股价下跌中获利,又能对冲投资组合。股价跌得越多,看跌期权增值越快。股票的CFD合约也能很轻松的通过做空来对冲风险,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提供期权交易。如果您的股票不允许,您可以通过购买与特定指数挂钩的指数期权来对冲您的投资组合,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

 

二、产品组合的设计

股票:减配成长型高估值板块,增加为防守和高股息板块。

工具:交易市场恐慌的产品VIX 指数

避险:债券和黄金

 

三、审视被套的仓位

– 投资逻辑是不是在?

– 估值是不是够低?

– 所处是不是朝阳行业?

– 公司的基本面与以往比是不是没什么变化?

 

四、思考自己的交易策略

市场没有一帆风顺和永远的上涨,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赚的时候,总觉得买少了?亏的时候,总觉得买多了?相信经过下跌,可以发现很多自己在前期不曾发现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技巧,这是走向稳定盈利的必经之路。

波动性就是市场的本质,跌与涨都是其一部分,也正是有了市场的涨跌才有我们的做投资的回报和利润,在现阶段投资中尽量保持客观平和的心态,利用好工具,做好防守和动态仓位管理。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Austin Cheng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经理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