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copy 交易工具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 差价合约
- 差价合约
- 市场
- 市场
- 产品概览
- 外汇
- 大宗商品
- 金属
- 指数
- 股票
- 数字货币
- 债券
- ETFs
- 交易账户
- 交易账户
- 账户类型对比
- GO Markets 点差
- 出入金
- 体积折扣
- 开通账户
- 公司/信托/自营养老金账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与交易工具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4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5交易平台
- MetaTrader copy 交易工具
- cTrader
- cTrader copy 交易平台
- 移动交易平台
- GO WebTrader
- PAMM
- 专业交易工具
- 专业交易工具
- 工具概述
- 虚拟专用服务器(VPS)
- Genesis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 新闻资源
- 新闻资源
- 新闻分析
- 财经日历
- 收益公告
- 服务支持
- 服务支持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GO Markets
- 我们的奖项
- 赞助
- 客户支持
热门话题
今年澳洲股市和美国股市的表现非常的不错,尤其是美国股市,每次看着要回调了,但顶多下跌个5%,立刻就有强力的反弹。整体的走势也跟我们年初的判断一样,整体来说还是会上涨的。在2020年3月的大跌之后,更多的是疫情催生的个别股票的重大利好,以及被错杀的股票的估值修复。2021年呢,那更多的可能就和整个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有关了。
那具体的因素其实大家也比较清楚了,比如说美股市场,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万亿级的财政政策,这些天量资金带来的流动性支撑,再加上美元的金融霸权,这些都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全球的企业和投资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从前段时间滴滴冒着巨大风险低调上市,然后监管极力施压,美国政府追着要数据,再到前几天决定私有化退市就能看到,美股市场终究是全世界最优质的资产池。所以在这种历史罕见的宽松条件下,最优秀的资本市场有着最优秀的表现也就不奇怪了。
根据经合组织的估算,疫情期间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规模达到了19万亿,上回这么大规模的刺激可能要追溯到二战的时候。那这些钱将会经过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流转,很大一部分也将体现在公司营收上。根据一些分析师计算,澳洲公司在21财年的营收增长达到了26%,美国公司的营收增长甚至达到了40%。而大家也知道,对于投资人来说,最看重的就是公司的赚钱能力,再加上债券市场的低迷,房地产的流动性问题,然后股市里的这些公司盈利能力又有这么强的增长,所以市面上本来就偏充裕的钱就更多的流向了股市。
这里也能再分享一个数据,根据美林银行的统计,今年早些时候流入股市的资金达到了1.5万亿,几乎是之前峰值的四倍。那各家公司的股价和估值,也是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水涨船高,要知道美股市盈率超20倍的公司的总市值,从18年的大约3000亿飙升到了4.5万亿。这里面有多少家公司对得起这样的估值?或者换句话说,有多少公司以后能保持至少年化5%的增速保持20年?
那回到问题本身,明年的市场能不能保持这种势头呢?首先我认为,这对于已经涨到很高的澳股和美股,要再像今年一样涨就很困难了。今年这些企业的盈利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增长,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数效应,2020年受疫情的冲击,很多经济活动是停滞的,所以很多公司的营收实际上是下跌的。那2021年的强势复苏在账面上看起来就更强劲了。也因此今年有第1跟第3季度标普500的成分股里有超过75%的公司击败了分析师预期,使得股价强势上涨。那到了2022年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有足够强的上涨,那就很难了。
再加上美联储的加息压力,到时候可能会迎来比较大幅度的回调。澳股大盘的话就尤其要看几个支柱行业的表现,金融,原材料。这两个都是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的行业。当然,从基本面上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澳洲市场,目前主要的威胁就是通胀,其他没有什么太明显的问题。所以明年整体的走势大概率是高位震荡上行,如果加息则会迎来回调。
那我们投资人其实可以更关注两个方面的机会,一个是估值比较低的港股市场,今年以来一系列的利空消息是打的港股市场抬不起头。现在有的那些利空消息也出的差不多了,政策的调整和打压也已经进行的够猛了,我们说利空出尽才能反弹嘛。再加上现在随着美股的退市风险提高,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将会尝试回到港股上市。再加上中国政府本身是不希望与世界金融体系脱钩的,人民币要想国际化金融市场肯定是要做好准备的,不然外资进来没地方可去,股市就是很好的资金池。
所以在这几个因素的影响下,港股还是很有潜力的。还有就是明年美联储的加息进程会受到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那么美元价值变化也会带动很多外汇市场甚至是贵金属市场的投资机会,这也是值得我们投资人关注的一个方面。
宽松预期与价值洼地,港股上涨两大动因
今年以来港股是受到了中美关系影响,外资担心政治风险而撤离,再加上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对中概股和在香港上市的中资科技股造成了比较强的冲击。实话实说,这些风险依然都还在,但是中国经济放缓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再有这种对整个行业连根拔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了,那样太吓人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央行继7月以来,又一次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我们GO Markets的分析师Rick昨天的分享也说了,降准实际上就是给降低流动性,这样是能够给市场带来支撑的,这也是央行希望提振经济的信号。
既然说到了央行降准的事情,我也分享一点我的看法。我认为降准可能不是结局,后续可能还是需要降息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因为降准实际上是将银行可以用来贷款的钱释放出来一些,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贷款利率还是那么高。或者换句说,现在不是银行系统里没钱,而是想要借钱的人借不起钱,借了之后也还不起钱。
因为银行放贷体系大家可能也知道,不缺钱的人总能以更低的成本借到更多的钱,那降准之后很大一部分资金还是会流向这些本来就不缺钱的借款人。那那些中小企业本来借款就有困难,因为银行把钱借给财务状况不那么健康的中小企业的同时,自己还得要计提坏账准备,这也是要占用资金的,那干脆便宜点贷款给资质好的大企业。那承接中小企业贷款的,其实主要都是那些地方性银行,所以信用风险也是集中在这些银行身上,降准能一定程度缓解他们的问题,但该还不起钱的中小企业还是换不起钱。
当然,降准之后释放了市场的流动性,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有相应的下降,但幅度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想要解决那些中小企业的困难,降息可能是更好,力度也更强的工具。不过先说明,降准和降息不冲突,降准也可以是为未来的降息做准备,只不过这个过程会更久,而目前国内的经济放缓的压力已经比较大了。
那回到为什么看好港股的问题,在这样的以后将会适当宽松来提振经济的预期下,那中国公司的股票都是有可能迎来上涨。当然,现实的情况会复杂很多,但至少这是一个值得去关注的投资机会。除了这种宽松预期以外,更多的也是港股里很多公司的估值确实是偏低的。拿一个我们澳洲华人比较熟悉的金融行业的情况来举例好了,像美国的大银行的市盈率大多是10-12,而我们澳洲金融行业大多是15,像联邦银行更是给到了差不多18倍左右的市盈率,这还是在回调之后。
但是像中国的宇宙行,工商银行的市盈率才4倍,要知道从各方面来说工行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也没什么信用风险。所以包括像工行在内的这些被低估的股票,很有可能会迎来价值回归。再加上明年美股,澳股这些国家的股市回调风险比较大,外资又没办法直接投资A股,而且有外汇管制之类的问题,那同样能分享到中国发展红利的港股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Eric Wen | GO Markets 专业分析师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
Next Article
2022年,中澳关系继续冰封。
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1. 澳大利亚与中国政局冷淡关系的原因及现象。2.澳大利亚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影响。3. 对澳洲华人的股票投资和生意有哪些影响。这三点来阐述这一问题。因政治问题较为复杂,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以及对投资方面有一个参考。 �...
December 9, 2021Read More >Previous Article
央行再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利好实体经济?
热门话题 近日央行宣布将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2万亿人民币。那么央�...
December 8, 2021Read More >News and Analysis
Join our mailing list to receive market news and monthly newsletters, delivered directly to our inbox.
- 差价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