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2022,思而后动,论而后行

3 December 2021 By Jacky Wang

Share

热门话题

相比于2019-2020年,2022年的投资相对较难,我们的投资逻辑基于三个客观事实,分别是:

1. 钱印多了 – 为什么美股涨最高?

2. 通胀高了 – 高在了哪个类目?

3. 加息预期强了 – 2022怎么办?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到,美国印了8倍的资金,美股因此成为全球最强股市。

通胀方面,造成最大通胀影响的是石油价格,而美国已经对石油价格进行了干预,因此短期石油价格回落概率更大。美国能够容忍的石油价格区间应该在80美金下方。超过80美金会对通胀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加息方面,美国能够容忍的加息上限,不超过2.75%。加息周期会持续3-5年。对我们的房贷和重资产的投资会有一定负面影响。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7万亿到9万亿,所以说按照10%的比例来还,利息基本上大概是7000亿到9000亿,所以说在2%左右的水平,美联储还是觉得这个数字是政府能够承受的,不会对整个白宫的运转和政府的信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根据各大投行和机构给到的加息预期,2027年美国的加息可能会到2.13,最高是到2.63这样的一个区间水平。

应对的澳洲政府的加息,最终的结果是2027年,澳洲政府给到的现金利率可能会比美国的区间值要高0.25~0.5个基点,因此我们澳大利亚在2027年最终的现金利率有可能是2.5%到3%这个区间,相应对标的我们的贷款利率就是在两个点就是加2%个点,那么就是在4.5%~5%之间,所以说大家在中长期未来4~5年的时间周期里面,对于相应的加息预期,市场上目前给到的是这样的一个数字。

我们现在处在经济周期的第二个象限里面。目前我们的经济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美国的美元开始强势上涨,还没有完全筑顶,现在是在上涨探顶的过程中。

第二个现象,股市依旧是在上涨的,但是也是在探顶的这种过程中。第三个现象就是大宗商品强势上涨价格,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价格大家都之前感受到了,像欧洲的能源天然气价格涨了10倍,铜矿的价格煤炭的价格都在涨。

还有经济现象就是通胀和利率开始上涨,所以说这一系列的经济现象都印证了目前的经济周期处在过热的一个范围内,政府要提到加息降低经济过热的可能性,过热到下一个经济周期就是滞胀放缓就是增长放缓,经济衰退,那么所以说我们明年的讨论的主要的话题就是在经济过热之后,政府的调控手段是否会发生一些改变,对经济会产生新的影响。

2022年投资结论(通胀和加息的主旋律)

1. 寻找对通胀友好的资产

2. 寻找因流动性或政策被错杀的资产

3. 寻找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资产(碳排放>生命科学>元宇宙>新能源汽车)

4. 寻找政策转向的资产(中澳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香港)

图形分析 

AUDUSD 澳元:澳元价格持续走弱,目前在0.7090附近徘徊。若澳元无法有效突破0.72,那么中期依旧承压。下一个支撑关口0.70整数位置。如果想要抄底做多,尽量等到反转形态完全出现之后再行动。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作者:

Jacky Wang | GO Markets 资深分析师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