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吴亦凡被爆涉嫌诱骗年轻女性,明星背后是逐利的资本

22 July 2021 By GO Markets

Share

热门话题

都美竹爆料黑料很凶猛,说吴亦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个小牙签。具体的瓜网上都有,大家随手都能查到。今天我们就说说演艺圈和资本背后。演艺圈很乱,金融圈也很乱。两个圈子一合并,那就是无下限了。赵薇是明星,她的老公是金融圈大佬。当年赵薇和她老公,利用空壳公司空手套白狼。赵薇用6000万人民币,个人信誉担保,撬动30亿杠杆,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并获得控股权。而这家壳公司只成立一个月。类似的做法很简单,比如说一个明星,被聘用到一家壳公司,你说这家公司估值是多少呢?无中生有,直接可能用明星带来的股权估值做抵押,融资等。如果公司出问题,和明星没有关系,公司直接宣布破产。风险都在社会资本和其他金融机构那里。

回过来看吴亦凡的事情。吴亦凡在内地的广告、电影演艺事务,将由A股上市公司文投控股(600715)旗下的耀莱影视全面代为接洽、处理。文投控股的第二大股东,叫耀莱文化,背后是港股上市公司耀莱集团。老板是香港富豪,綦建虹。綦家在16年之前就一直力挺吴亦凡,但在2018年,因为我们的铲屎官崔永元,举报了阴阳合同,导致范冰冰被曝光处罚,导致娱乐圈震动。而一直在高杠杆扩张的綦家利用文投控股股权质押融资35亿就还不上了。同时由于股价持续暴跌,需要补足资本,因此之后就看到了,綦家在北京7套房产被拍卖,私人飞机价值1.3亿,起拍价750万。2021年,綦家依旧资金不足,卖掉北京豪宅,1.66亿人民币。而吴亦凡出事的这段时间,很难说对綦家有怎样的影响,但能够看到的是,他们现在正在出售伦敦豪宅,共计2.5亿多人民币。

明星背后必然有资本。只是资本的力量,能够在明星身上获取的收益更多,还是风险更大。明星对资本家来讲,就像是买一个股票,道理是一样的。投入几百万让明星成长,出位,之后的收益在捆绑年限中大头由资本获取。吴亦凡因为出演《青簪行》由企鹅影视、新丽电视、凤凰联动影业三家顶级影视公司出品,涉及腾讯控股、阅文集团、凤凰传媒三家上市公司。三家公司近期股价都有受到影响,阅文集团股价19日以来下跌5%,腾讯也在消息曝光当天下跌2.66%。

随着此事持续发酵,目前,韩束、云听APP、立白、康师傅冰红茶、王者荣耀、腾讯视频、保时捷、路易威登相继宣布与吴亦凡解约。小米也删掉了以往跟吴亦凡有关的内容,国内被代言品牌均已与吴亦凡划清界限。因此,和明星牵手的资本和企业,是正常商业行为,因此必然有着商业风险。明星相对于流量放大,对企业和股价的影响也会更剧烈。因此,投资者在投资与流量明星有关的股票时,需要谨慎。

今年5月-6月,我们提到6个看跌澳元的理由,并多次坚定澳元汇率会下跌至0.74下方。目前澳元兑美元价格已经跌到了0.7350附近。

我们要理解汇率的影响因素。

1. 输入型通胀是必然

2. 通胀是长周期的

3. 政府对于资产通胀可以忍,对耐用品通胀可以忍,对必需品通胀是0容忍

所以对于澳元之后的走势,要关注超市里的生鲜,鸡蛋,牛奶和蔬菜价格。

捅死新的变化需要关注前瞻性经济指标:

1. 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时长

2. 平均每周首次申请失业保险金人数

3. 制造业消费品和原材料新订单

4. 供应商的交货周期

5. 制造商非国防资本货物的大型订单数量

6. 私人住宅新房屋建筑许可

7. 股市指数

8. 真实M2货币供应量

9.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隔夜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

10. 消费者预期指数

图形分析

AUDUSD:澳元兑美元技术图形再次遇到阻力。目前新的波动区间0.73-0.75之间。可以选择做区间震荡交易,等待底部出现。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