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新闻 & 分析

中国希望减少澳洲铁矿石依赖,澳股应声下跌

19 May 2021 By GO Markets

Share

热门话题

本周市场里的新闻很活跃啊,先是马斯克宣布暂停接受比特币支付买特斯拉,接着又是中国宣布所有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比特币支付方式,导致比特币价格从53000美元直接暴跌至4万以下,跌幅超过了30%,全世界超过20万人比特币爆仓。

本周三,澳股出现了过去2个月少见的下跌。其中银行股普遍下跌超过1%,而矿业股更是下跌超过2.5%以上,当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下跌了7%。那铁矿石价格又是为何下跌?则是来自于中国发改委发布的文件,要求全国各地提高铁矿石开采量,并且同时分散采购来源。虽然没有直接点名说不要只买澳洲的铁矿石,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现在中国进口的铁矿石里超过60%来自澳洲,而过去半年铁矿石价格翻倍也让原本就陷入僵局的中澳关系更加火上浇油。中国可能会觉得这铁矿石价格上涨这么快,就是你澳洲和美国华尔街一起联手搞我。而澳洲则觉得这本来就是因为巴西疫情产量下降,非洲更别说,只有我这里有货,那需求量提高,自然价格就上涨,于是这就卡住了。

中国的态度其实非常明确,就是想分散铁矿石的购买渠道,不要受制于澳洲。但是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12-24个月内,澳洲铁矿石占据中国进口量大头的局面依然无法改变。不论是巴西非洲的产量,品质,以及船运距离成本都是阻碍他们代替澳洲铁矿石的绊脚石。但是即便短期内目前的局面无法改变,市场对于中国公开的表态依然表现出了很大的反应,国际铁矿石价格应声下跌7%。加上美股刚好又跌1%,结果就导致了澳洲股市昨天2%的跌幅。

但是各位不用担心,从疫情之后,至今已经有过2,3次大的回调,美股最多一次回调幅度达到11%,最少也有7%,但是每次回调之后都依然有着强劲的反弹,超越之前的价格。正如我反复说到的,在疫情完全控制住,在欧美开始加息之前,各国都不会允许这个时候股市或楼市奔溃。这么大的涨幅,在这么短时间内,是不是有泡沫?肯定有,那会不会破?现在不会。虽然事无绝对,不可能有100%,但是我们做投资也好,买生意也罢,都会选择成功概率比较大的下手,而对于目前的股市也好,楼市也罢,由于影响他们的大前提没有改变:低利息没有变,印钱放水没有变,政府增加开支没有变,通胀大幅增长没有变。所以结果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

我个人相信,今年任何的回调都是暂时的,未来注定股票会和其他一切非现金资产一样持续上涨。当然,如果各位觉得看到亏损短期内每天在增加心里受不了,那也可以用两种办法对冲你的股票组合:1. 通过卖出股票指数来实现风险对冲。2. 考虑通过黄金在大跌时的上涨来降低损失。

其实在股市里有句话,机会是跌出来的,不是涨出来的。去年3月底,全球股市大跌,澳洲几乎所有的蓝筹股都只有半价的时候,现在来看就是最好的时候。那如今股市的回调,在12个月之后看,我相信也同样是一次为以后继续上涨所做的准备。

我的基本判断就是:疫情不结束,泡沫不会破。

图形分析

英镑/美元:如果经常读我文章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本人从去年10月开始重点看好的两个主要产品就是英镑和英国的股票指数。其主要依据就是英国的疫情欧洲最严重,导致了英国资产严重超跌。但是从去年8月开始英国疫苗接种率非常快,是欧洲第一,目前已经接近50%。现在英国的疫情已经大为好转,重新解开封城,因此英国股市和英镑也顺利反弹。未来我继续长期看好英国资产。如果各位过去半年有买英镑或者英国指数的,比忘记我这个挖井人噢。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