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美国三家银行倒闭了,为什么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2 May 2023 By Mike Huang

Share

热门话题

各位相信一定已经从各大媒体上知道了美国又有一家银行出事了。这次是一家叫做第一共和的小银行,宣布被美国监管机构托管。这也是继硅谷银行和Silvergate出问题之后,第三家美国小银行出现问题。

大家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想法一定是:美国到底怎么了?是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要重演了?今天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顺便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虽然三家银行出现了问题,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有小银行出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三家银行的大部分储户的存款并没有丢失,美国的监管机构在出了问题之后都在第一时间安排其他银行接手,或者干脆自己做担保来提供存款保护。因此至今为止,虽然时不时经常会出来一个新的小银行出现问题,但是不论是股市还是债券市场,目前都没有出现太大的震荡。不论是股民,还是其他的债主,都没有出现恐慌性的抛售,为啥呢?

除了美国监管机构快速出手搞定善后工作以外,更加重要的一点,其实市场大家都知道这次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些银行自己的问题。和2008年当时出问题有着根本不同的是,这次这几家小银行出现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购买了大量美联储发行的低息国债。和硅谷银行类似,很多小银行在2020到2022年初之间“听信美联储谗言”购买了大量当时在美元几乎零利息背景下发行,为了救市的美国国债。但是没有想到美联储从2022年开始快速加息,使得这些低利息票面的国债的市场价格快速下跌。轻则下跌3-5%,多的甚至达到了7-9%。而各银行每一家都至少买了几百亿美元的国债,因此一旦抛售,那他们至少要亏损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多的可能要亏上百亿。那为啥每次出事的都是这些小银行呢?难道花旗,摩根没有买国债吗?它们当然也买了。而且买的会更多。但是因为它们有其他资产可以流通变卖,家底厚,所以不用急着出手。就像我之前给大家分析硅谷银行的文章一样:这些目前亏钱的国债,只要不兑换,硬抗,撑到到期,就可以拿回100%票面价值,还有一丢丢的利息收益。所以对于大银行来说,就当是买了个垃圾股被套牢了几年,暂时不能割肉。但是只要之后利息下降了,这些手里的国债的价值就能回升。如果最差情况,就硬抗5年,或10年,直到这些国债到期,就可以直接拿回票面价值。

因此,之前三家银行倒闭或者被接管的最大原因并不是它们的内部腐败或者投资失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美国所有的银行都被美联储鼓励下购买了大量的低息国债,而目前的高利息环境又让这些低息国债价值大跌。当它们扛不住,不得不割肉兑换时,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不卖,或者抗住撑到国债到期,就没事。

所以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只要有银行或监管机构帮忙兜底,用其他资产顶住取款压力,这些剩下的国债可以撑到到期,危机就解除了。并不是2008年当时本质上是有大量次级贷的贷款人根本无力还贷,所导致的根本性危机。

那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有至少3家小银行出问题了,澳洲的小银行会不会也出问题呢?

答案虽然不是100%,但是应该说基本上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澳洲现有的银行品牌就很少,除了澳洲最大的几家银行以外,就连美国的花旗都放弃了澳洲的零售银行业务。在澳洲还有分行做零售客户的国外银行大部分都是实力强劲的品牌,例如汇丰和中银。就连欧洲最大的几家例如渣打,巴黎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都不做零售业务,觉得不赚钱。所以澳洲其实并没有很多美国这样的小银行。也许有很多Credit Union,也可以理解为信用合作社,但是它们绝大部分都没有持有大量的美元国债,也没有持有太多澳洲国债,因此这些小机构并没有因为利息大幅提高而导致手里的国债资产高速贬值所带来的兑付危机。

相反,我反复强调,今天再强调一次,澳洲和其他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依然是个移民大国。如今就连美国也已经基本关闭了移民口,只留个超级有钱,或者超级有才华的人。但是澳洲依然是全球发达国家里相对条件较为宽松的移民国家。更重要的是,由于澳洲的土地空间大,因此给它自己的移民阀门留下了很大的灵活空间。换句话说,就像今年,如果经济不好,澳洲移民就大放水,多个10万20万人,轻松可以把原本下滑的消费和住房经济再次提振。这就是移民国家的优势。

而由于澳洲主要银行最大的资产是来自于澳洲当地的民用和商用物业的贷款合约。因此如果移民增加所带来地产经济提前有所起色,那也会顺便同时带动银行板块的起色。

高利息时代,银行本来就可以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如果地产还能提前恢复,那澳洲的银行板块绝对要赢麻了。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

Disclaimer: Articles are from GO Markets analysts and contributors and are based on their independent analysis or personal experiences. Views, opinions or trading styles expressed are their own, and should not be taken as either representative of or shared by GO Markets. Advice, if any, is of a ‘general’ nature and not based on your personal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needs. Consider how appropriate the advice, if any, is to your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before acting on the advice. If the advice relates to acquiring a particular financial product, you should obtain and consider the Product Disclosure Statement (PD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FSG) for that product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