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澳洲计划允许用养老金购房,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

17 May 2022 By Mike Huang

股票

热门话题

​今天我们来聊聊最近临近澳洲大选而不断推出的新政策。其中很多政策其实早就计划好,但是都一直推迟到最近才推出,目的就是为了本月21号的联邦大选。为了赢得很多工人和普通劳动者的选票,工党推了振兴制造业的计划。提出政府将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来帮助恢复澳洲很多缺失的制造业岗位。毫无疑问,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特别是从事工厂和制造业的民众来说,这个政策听上去很有诱惑力。但是如果在澳洲经营过小生意,或者开过任何商店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澳洲的人工成本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作为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人力成本,同样数量的工人,如果工厂开设在亚洲,也许成本只有澳洲的1/5,甚至更低。而如果大量使用机器人,澳洲的本地市场又无法完全消化产能。这就是为什么过去10年澳洲连续有三家汽车品牌选择关闭澳洲工厂。其本质原因就是澳洲的生产成本无法和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因此这个振兴制造业的口号,真正要落地吸引外资投资建厂,除了给予大量政府税收减免外,其他条件都不够有吸引力。而一旦这类政策过期,那很多国际企业就会像福特,丰田和通用一样,关厂走人。

每个国家在产业链中都会有自己的优势,而澳洲的优势毫无疑问不是在人均成本上。因此这就注定了澳洲未来的竞争力是来自于符合其自身优势的行业:矿产,旅游,医疗,教育,移民,地产。制造业,明眼人都知道,不在名单中。

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执政党提出的一个吸引选票的政策就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允许首次购房者使用自己养老金最多40%,或者最高5万澳元的额度来作为首付的一部分去银行贷款。这个新闻一出,就引来了正反两方的激烈对抗。支持者认为在目前房价上涨速度远高于工资增速的年代,这个办法可以帮助很多无法从家庭获得帮助的澳洲年轻人得到额外的首付融资渠道。但是反对者则表示,这个政策可能会继续推高房价。特别是推高原本就非常重要的刚需房价格,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无法负担或推迟购房。因为一个简单的原理:商品价格取决于供应和需求量,如果突然因为这个政策而使得可以买房的人需求大增,但是房子的供应没有增加,那结果就是定这个商品的价格会因此而不断上涨。

那这个政策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假设年轻人在悉尼墨尔本需要买一套100万的房,首付20万,贷款80万,正常年代,房价每年上涨10%。今年不买,明年就是110万,首付就需要22万,贷款就需要88万。而银行计算贷款通常是按照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0倍来计算,换句话说,如果需要80万的贷款,你的收入在减去生活开支和租金后依然需要有8万,而如果今年不买,明年就要贷款88万,就意味着你的净收入需要提高到8.8万,我们先不说有多少年轻人可以在去掉所有生活开支之后还可以有8万的收入。即使有,那你可以保证每年你的收入可以增长10%吗?这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你只能动用养老金最多40%,但是这依然可以帮助很多人提早实现买房梦。而随着一部分年轻人可以买房,毫无疑问也会推高房价。让没有足够养老金的年轻人更加难以买房。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这个政策会帮助一部分高收入的年轻人,和中等收入的中年群体提前买到房,但是也会让更多年轻的,和相对低收入的群体更难买到房。同时这个政策下如果没有其他提高整体房产供应的政策,那房产这个商品将会因为供应不变,需求增多而价格上涨。

当然,以上的结论都是基于正常年代。不适用于今后2年快速加息的年代。

那如果这时你手里有一定的存款,但是又不够买房,你该怎么办,存钱等?

简单来说我们都知道,过去一年的物价上涨速度是5%,换句话说,去年100澳元可以买100个苹果,那今年理论上就只能买95个。如果未来12个月再涨5%,那就意味着100澳元的购买力在2年里几乎下跌了10%。那怎么做才能保护咱们小小的存款?我简单列举几种方法。

1.      买国债或银行定期。这是澳洲少数保证回报的投资,除此以外所有的基金理财都不能承诺保本,如果承诺,就是诈骗。

2.      小小存款也可以参与地产投资,通过购买地产上市基金,和买股票一样,投资者可以从最少500澳元开始参与地产基金认购,这些钱基金会用来购买他们看好的商用和工业地产。当然,如果你觉得未来1-2年地产要回调,目前也许就不是好时机。

3.      购买大宗商品,例如石油,大麦,天然气等来抵抗物价上涨。

4.      也可以通过超市,食品公司或者包装公司等属于民众刚需的上市企业来抵抗通胀。

5.      其他有着高分红的蓝筹股。

总之一句话,即使现在不能买房,那钱也绝不能以现金的方式放着不动,因为放着不动,每年就会至少“消失”5%。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