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Facebook一夜股价暴涨20%,全靠中国广告金主?

6 February 2024 By Mike Huang

股票

热门话题

身在海外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应该用过脸书Facebook,如今改名叫做Meta. 这个之前作为英文最强的个人社交媒体平台,目前已经逐渐被X以及抖音海外版Tiktok追上。但是facebook集团除了拥有facebook以外,还拥有Instagram和whatsapp这两个巨大的用户池。

在过去4,5年前,Meta的老板一度希望还是通过内容,流量,视频等传统方式来夺回市场,但是结果在当时证明,相比于Tweeter(后来的X)全偏向于图片文字,以及TikToK全侧重于视频,Facebook希望通过结合文字和图片加视频的综合方式反而在用户中无法占领市场。因为大部分客户要么就是喜欢文字图片等静态内容。要么就是清一色喜欢15秒短平快视频快餐用户。所以Facebook两边都想要的政策,恰恰导致其丢失了大部分的客户。

然后,在股价暴跌了2年,一度被股东质疑管理能力逼着要下台之际。扎克伯格终于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让facebook转型。不仅仅是名字上转型叫Meta,更是把公司重心转移去那些元宇宙和AI人工智能。

当初他刚宣布元宇宙概念时,我还出过一篇文章,觉得目前的科技,如果只局限于在所谓的区块链时间里买个房间,做个画这些的话,那我们距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很远。至少要等到马斯克的人脑接口出来,也许才是一个阶段性进展。

但是!现在来看,我承认我幼稚了。Meta在上周末给投资者一个三重大礼包:过去好,将来更好,还马上红包返现!

先说过去好: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来看,Metac创纪录的业绩数据,使得其股价在一天之内暴涨了20%。其第四财季营收401.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高于市场预期的38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140.1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8.90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03%至5.33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95美元。

再说未来好:除了Meta在第四季度25%的营收增长外, Meta对于下一财季也给出了乐观的指引,预计公司营收将在2024年一季度达到345亿美元至370亿美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36.4亿美元。

最后再送一个现金大礼包:Meta为投资者们准备了额外惊喜,宣布增加500亿美元股票回购。也就是公司自己用500亿美金去市场买股票,把价格炒上去。

然后我很不甘心,这4,5年前facebook当时半死不活,广告收入不断下跌,怎么就过了几年突然这么好了?

经过一番查阅和研究,我得出两个结论:1. 靠市场风向大吹特吹元宇宙和AI人工智能这个风口。2. 中国大量广告金主爸爸出海创业。

Meta AI logo is seen in this illustration taken September 28, 2023. REUTERS/Dado Ruvic/Illustration

第二点其实不难理解。根据Meta财报显示,其30%的业务增长来自于10%的头部广告用户,其中更是主要以几个国际知名的中资背景品牌所把持。主要有:抖音海外版TikTok, 拼多多海外版TEMU, 以及海外网购新秀SHEIN这几个购物网站。以及传统的信用卡,数字货币,以及美国其他终端产品供应商。但是!重点来了,4,5年前还找不到广告用户,怎么突然就多了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过去3年由Meta率先带领所掀起的人工智能风潮了。简单的说,就是Meta率先引导媒体话题,然后由其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方例如英伟达,微软,谷歌等等一起造势,共同成就了美国科技界目前在传统互联网话题几乎枯竭的时候,又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延续几十年的话题和产业:AI人工智能。

然后,最近2周苹果发布的穿戴终端Vision Pro在黑市被炒到1万美金一台,再次点燃了这个AI和VR的话题。

而广告商只要有流量,他们就愿意投钱,而目前的AI,VR等人工智能话题,就给Meta和几乎所有的美国科技股带来了全新而巨大的流量。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facebook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没怎么赚钱。其实并不是它没有进入中国,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给meta赚钱。

最终总结得到的结论就是:Meta靠着自己制造出来的话题和潮流,成功的把流量转化成了业绩,让自己的股价乘风破浪大杀四方。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要AI这个话题不熄灭,Meta的流量就不会减少,流量不减少,广告就不会少。

所以,Meta的股价长期很有潜力。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