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风云再起,如何破局?新形势下的多重博弈

5 February 2025 By Sylvia Qin

股票

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那么,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将如何应对美国的战略?是延续以往的策略,还是会有新的反制措施?让我们一探究竟。

2018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对中国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立场,推出了包括加征关税、限制中资企业投资美国市场以及制裁中国企业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主要目标之一是缩小两国间的贸易逆差,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并强调中国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不公平行为。

彼时,中国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应对措施,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面对特朗普针对特定品类的加征关税,中国通过调整商品种类、转向其他市场如墨西哥和越南等国家进行贸易,巧妙地避免了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在这一阶段,虽然中国也采取了一些报复性关税,但总体上并未采取过于激烈的反制措施。直到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使得中国的生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需求激增,反而在民众层面上减轻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2025年初,美国再次打响贸易战,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美元指数在上周一小幅下探后连续4天走高,最终周线站稳10周均线,收涨约1%。然而就在关税政策落地前几个小时,美国与加、墨两国达成协议,同意将原定于24日开始对两国征收的25%关税推迟30天,美元指数随即回落,最低至108.2左右。随着各国的反制措施出台,美元指数或许还会进一步回落,非美货币将会走强。

与上文两国不同,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关税的政策已如期实行,尽管远低于此前威胁的65%,但是不难看出,特朗普式的脱钩政策仍然在推进。美国企业被鼓励减少与中国的依赖,并通过更多的经济制裁和科技封锁来压制中国的发展。这种政策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对中国形成一定压力,但也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紧张。

中国在此情形下有着多重反制手段。首先,人民币贬值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影响,投资者近期需关注外汇,规避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此外,中国也可以通过加征关税、限制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或减少美国在华投资等手段来对抗美国的压力。比如,苹果和特斯拉等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将面临本土企业的强力竞争。与此同时,中国在稀土、矿产和新能源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供应链优势,最近甚至已出现过通过停止电池供应来制裁的例子。

此外,中国在芯片技术和大宗商品进口方面也早有准备。自上次贸易战后,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力图打破对美国高端制造业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从2016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8%。这也表明,中国在面对可能的经济压力时,已有充足的准备。

在如此动荡的国际局势下,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屡创新高,下一个目标价位为2850

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可能不仅仅是在贸易领域。中国的多重反制措施,将成为应对美国战略的关键。如何精准应对美国的强硬政策,将是接下来全球经济格局中一个重要的变量。

免责声明:GO Markets 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 GO Markets 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Sylvia Qin | GO Markets 悉尼中文部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