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上海一发新闻,全球股市再次大跌。澳洲失业率48年最低,还会发生经济危机么?

12 July 2022 By Mike Huang

股票

热门话题

大家还有印象,在今年3,4,5月,上海那一波疫情的时候,正是美股开始大跌的开始。如今好不容易恢复了不到2个月,上周末上海再次发布的一则新闻,直接把全球股市又吓破了胆。

咱们知道目前中国继续采取动态清零政策,这意味着通常一旦有超过一定数量的病例之后,就会升级防疫措施,轻则餐饮娱乐停业,部分城区封控,情况严重的就会发生上海年初的情况。那如果这事发生在其他城市,虽然也会很严重,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相对较少,因此对工业生产和物流的影响有限。正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几乎全世界500强里大部分都在上海或上海周边设有分部或工厂,加上上海目前作为全国计算机芯片和汽车芯片的主要生产基地(还有广州和深圳)这就直接导致了一旦上海再次升级其控制措施,将会再次导致产业链巨大的影响。加上上海本身巨大的消费力,一旦停摆,对于餐饮娱乐以及其他第三产业来说都会是致命的影响。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官方没有任何升级封锁的确认新闻,但是已经导致了本周一中概股的全面下跌:从阿里京东腾讯百度,到小米美团理想小鹏,除了医疗板块几乎全线大跌。这都反映出目前投资者对于上海一旦再次提升控制级别的担心。

而对上海的担心,不仅仅反映在了中概股上,也影响到了澳洲哪些出口给中国铁矿石的巨头们:必和必拓,力拓,和FMG。他们的股价也因为担心上海的情况影响中国下半年恢复而遭遇了抛售。网上有搞笑段子说,上一回上海控制了3个月,拖累美国15%的股市。平均一个月5%,要是这次再来2个月,那美股同理可得就是10%的下跌幅度。

但是我们知道这事要是放在其他国家,比如什么南美的,中东的,那今年经济基本就完了。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性,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目前欧米克隆BA4和BA5达到了惊人的1传18的程度,而且可以逃过辉瑞3针的抗体。因此虽然致命性很低,但是传染性可以说无法完全消除。因此谁也不敢保证上海的情况不会在其他城市出现。而因为中国大量老年群体都没有打疫苗,因此现在只能靠等国产特效药全面铺开之后,并且希望新的变种病毒的毒性不断减弱,估计才能逐步放开。那幸运的是,目前国产第一款特效药已经上市,但是还没有被接纳到医保,因此目前万元的价格无法被大部分普通群众承受。我个人认为如果未来特效药被纳入或者部分纳入医保,就意味着基本上治疗方案已经得到普及,那就可以逐步放开了。而在此之前,各大城市都会随时有可能再次面临突发性病例的情况。目前世界很多经济学者都预计中国在下半年会不断释放更多更强劲的刺激政策来提振今年的经济。作为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澳洲,不论是留学移民,铁矿石出口,还是房地产投资,这些产业或多或少都和中国经济表现是正比例关系。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担心,如果上海再来一次,又是几个月,那澳洲是不是经济明年基本没戏了?要重蹈美国07年覆辙了?

我觉得基本上不会。

为啥呢?因为虽然澳洲目前面临巨大的物价上涨,房价下降,以及教育留学收缩等多个不利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失业率数据:澳洲目前是过去48年来失业率最低的时候。各位都知道目前不仅仅是IT,或者工程师这些专业领域缺人。就连咖啡店服务员和火锅店厨师都找不到人。大家从GO Markets不断放出来招聘广告就可以感觉到一二,这还是中文部,其实我们多个部门都很缺人,条件已经一提再提,但是市场上目前就是整体性缺人,用工荒。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愿意出去找工作的都可以找到一份至少给你提供温饱,甚至比以前强不少的收入。那只要大家有稳定收入,自然就会按时还贷。这样一来,金融市场的风险就不会太大。因为即便物价上涨,那房贷,车贷还是会缴,只是剩下的钱不经花了,那就少去馆子,少买衣服了。但极少有人会为了买衣服而不还房贷,不还车贷的。因此只要绝大部分人有工作,市场缺人,那就不太会爆发07年美国那样的危机。

各位认同我的观点吗?是不是很久没有请我吃饭了?我不说各位都忘记了吧?疫情两年多,现在基本恢复了,各位不要忘记哦,看我给大家带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是不是要请种树人喝一杯?

开个玩笑。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担忧。我有很大的把握,即便欧美情况再差,澳洲也会比他们好。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