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分析

盛产天然气的澳洲为什么家用气价格这么贵?

14 June 2022 By Mike Huang

股票

热门话题

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在接近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400万人口,在多个矿产品的世界人均储量上都是世界第一。而除了大家所知道的铁矿石,铜矿和锂矿以外,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天然气资源大国,其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量更是在2021年排在卡塔尔和美国之前,位列世界第一,多年持续不断的LNG出口给澳大利亚的天然气挖掘和出口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然而,和其他产气国通常都会对本国居民用气给予优惠价格不同的是,澳洲普通居民并没有从澳洲巨大的天然气出口和储量中直接获利。当然,政府和企业的确拿到了很多的税收和利润,但是大部分的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气并没有比世界其他国家便宜。更加讽刺的是,澳洲的民用天然气价格居然要比中国和日本还要高。我们要知道,澳洲的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就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这是不是很讽刺?而且在过去几个月,澳洲的天然气国内批发价格,居然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翻了5倍。直接和国际市场价格完全接轨,丝毫没有一点优待。

我们知道自从2月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由于出口被大幅限制,虽然削弱了俄罗斯的出口换汇能力,但是也给全世界的能源价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之直接联系的就是全球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疯涨。

而作为全球第一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澳洲,毫无疑问从暴涨的价格中获利无数,几大上市企业赚的是盆满钵满。但是与之相反的民间天然气公司,则在最近相继爆出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开始连续亏损,并且多家小燃气零售商开始停止接收新客户,并发信希望老客户可以转去其他大的能源公司。因为小公司从市场上拿到的天然气批发价要比卖给客户的一些固定12个月的价格还要高。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澳洲政府不管吗?

这就说来话长了。首先,我们要知道,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是完全自由经济,通过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控制价格。所谓无形的手,就是比喻:当价格过高时,需求会减少,同时因为看到有利可图,会有更多的供货商加入供应端,从而帮助价格回落。当商品价格过低时,会有大量买家加入,从而逐渐推高市场。

这个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澳洲政府也在2017年通过了国家能源安全法案。允许联邦政府在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时候,限制企业出口,而优先供应给国内市场。

这看上去是不是挺对的?但是为什么这个法案从2017年通过以后就从来没有用过呢?

因为法案里明确说到的触发条件是:当天然气供应出现短缺时,联邦政府有权干预。但是今年出现的是价格暴涨,但是天然气并没有短缺。这就导致这个法案没法被触发。因为对于股份制上市公司例如WPL STO等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可以以国际价格卖给国际买家,为什么要用极低的价格供应国内市场呢?除非是政府强制要求的。但是现在这强制法令又出现了漏洞,没说价格如果暴涨达到多少,企业就要优先供应国内。这就导致了澳洲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和国际价格一样的连续上涨。几乎没有什么折扣。

这样的情况可就苦了普通民众。最近物价飞涨,我们已经见证了13澳元一棵的生菜和49澳元一公斤的豆角,油价在今年9月政府取消补贴之后也很有可能会继续上涨逼近3澳元一升大关。在这疯狂物价上涨的年代,大部分老百姓不得不开始减少额外娱乐和个人消费,把更多的钱用在购买生活必需品上。

但是我想说的是,目前的情况澳洲政府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由于大量的天然气公司是私人股份制上市企业,在澳洲政府不可能强制要求一个企业以一个固定价格去出售商品。唯一的方案就是政府给予国内天然气补贴,通过减免税收,以及对能源企业征收额外的暴利税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用以补贴民用气。但是,以澳洲的传统速度来说,就算真的有计划要通过这个法案,在时间上少则1、2年,多则永远搞不定。所以,咱们老百姓要指望在短期内煤气费用下降是不可能了;最多也就是每家补贴个3,500澳元(西澳做法)。但是我认为既然澳洲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其百姓和民众也应该从中有所获利。因此不论是从民意选票上,还是真正为民办事来看,创建一个低于国际价格的澳洲国内民用天然气价格体系是确实需要的,特别是在如今物价飞涨的年代。今年冬天特别冷,天然气价格又这么贵,肯定会有很多家庭开不起暖气,想到这里,我心里就特别难过。希望澳洲的政客们也能尽快为普通百姓修改法律,用企业出口赚的钱和政府收的税的一部分来补贴,降低咱民用天然气的价格。

但是作为咱普通人,未来6个月肯定是指望不上政府的。唯有靠自己,怎么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你认为未来天然气和汽油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不论是购买天然气公司的股票,还是直接购买天然气和石油的长期期货,都是另一种帮助各位从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中减少我们生活成本的方法。

免责声明:GO Markets分析师或外部发言人提供的信息基于其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所表达的观点或交易风格仅代表其个人;并不代表GO Markets的观点或立场。

联系方式:

墨尔本 03 8658 0603

悉尼 02 9188 0418

中国地区(中文) 400 120 8537

中国地区(英文) +248 4 671 903

作者:

Mike Huang | GO Markets 销售总监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 GO Markets 分析师和参与者,基于他们的独立分析或个人经验。表达的观点、意见或交易风格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GO Markets 立场。建议,(如有),具有“普遍”性,并非基于您的个人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在根据建议采取行动之前,请考虑该建议(如有)对您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的适用程度。如果建议与购买特定金融产品有关,您应该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了解并考虑该产品的产品披露声明 (PDS) 和金融服务指南 (FSG)。